儿童文学的结局正义是否必战胜邪恶 立论稿_立论
5分(高于100%的稿件) |5644|18
|标签:文学,战争
质量审核通过
预览:
谢谢主席。开宗明义,儿童文学是专为少年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它包含很多题材,如现实题材和神话题材。“必”即一定。儿童文学的主要受众为儿童,考虑到儿童的价值观还不成熟及需要良好的导向建构,我方承认儿童文学的结局正义可以战胜邪恶,但是对于儿童文学的结局正义一定会战胜邪恶,我方完全不认同,理由有二。第一,对于现实题材类的作品,一味地追求正义毫无意义。前几年引入中国的日本儿童小说《白桦树下的女孩》,在故事的结局里,主角孤身一人,没有家乡,日军还在,战争仍存。该小说引入中国后广受赞誉,其作者那须田稔先生说,希望通过这部作品告诉那些没有经历过战争的孩子,战争是多么可怕的东西。正如《西线无战事》那本书的最后一句话,“死者的遗嘱不是要报仇,而是要永远不再有”。儿童文学的结局不一定是要正义战胜黑暗的,它可以用这种方式保护孩子。比起模式化的套路,更重要的能让孩子们体会到什么,引发他们的思考。而正义战胜邪恶这一过程的可替代性完全可以否定对方的结局的唯一性。第二,故事结局的胜利有时不属于任一方。无论是对于创作者还是读者,结局不过是个人的价值偏向,而框框架架的结局会让孩子们产生厌烦感,甚至磨灭对儿童文学的热爱。相反,近几年来文学作品越来越偏向于开放性结局,例如寓言......
首次登陆送10下载券,推荐使用QQ一键登录
还剩1299字未浏览,请下载查看。
稿件实际排版优于文字预览排版。
本站所有稿件均支持编辑
稿件总字数:1849字
以下原因请及时向底部邮箱反馈,我们会尽快核实处理:
1.内容与辩题不符;
2.稿件文件无法打开;
3.内容违反相关法律法规;
4.稿件内容与网络稿件雷同;
5.侵犯您的版权。
上一篇:应该告诉孩子世界上没有圣诞老人
下一篇:明星没有义务为粉丝行为负责
免责声明:
本站提供的稿件均来自用户上传,若本站收录的稿件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网页底部邮箱地址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