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性辩题顾名思义就是就两个事物进行比较。其实比较的方式在生活中也大量存在,就像我身高一米八,小明身高一米六,我们俩孰高孰低?或者我身高一米八,小明体重两百斤,我们俩谁更健康?以上两者都是比较,但是显然前者比后者更加直观,因为前者的单位是统一的,只需要比较数值的大小,而后者单位并不统一需要进行折算。因此这就得出我们关于比较性辩题的两种比较方式。我们常常讲单位统一的情况称之为共量,而单位不统一,称之为非共量。那么就构成以下两种比较方式:
1.共量(——非共量——)共量
2.非共量——共量
例如: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两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两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
前者是共量,比较的是价格,后者是非共量,比较的是对人的意义。
那么我们现在就以下几个辩题进行区分,看哪些是共量,哪些不是共量:
大学期间,专业能力更重要还是综合能力更重要
大学期间,学术道德比学术能力更重要
建设和谐社会,自律更重要还是他律更重要
行善是高调弘扬还是低调践行
在区分辩题特性之后,我们进行立论的尝试。
第一步:比较标准
比较性问题最常出现的问题就是缺失性比较,所以比较性辩题最常出现的防守就是“我方从没有否认XX的重要性,但是”。因此在立论中需要明确给出比较标准,比赛围绕着标准进行。
共量辩题采用的比较标准:
专业能力更重要还是综合能力更重要——对个人的发展或者更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自律更重要还是他律更重要——更能约束自身的行为
非共量辩题采用的比较标准:
学术道德比学术能力更重要
道德:为人的基础
能力:学生的本质
行善是高调弘扬还是低调践行
高调弘扬:能否让更多的人参与
低调践行:谁更贴近行善的本质
第二步:构建框架
围绕观点进行阐述
第三步:解决问题
1. 对方的判断标准
2. 特殊的例子
举例:
提升当代大学生的素养,他律比自律更重要
谢谢主席,大家好。今天对方辩友大谈自律是根,他律是辅,没有错,对于圣人来说,确实没错,但是脱离了辩题的讨论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我们今天谈论的是当代大学生,他们的心智还远未成熟,提升他们的素养就不是简单的根与辅的判别。首先来看定义,自律指自我约束,他律为除本体外的行为个体或群体对本体的约束和控制。今天比较何者更重要,就是比较谁能更容易的、有效的、长期的提升当代大学生的素养。(标准)
我方认为,他律比自律更重要,理由有三:
第一,他律能够更容易的提升当代大学生的素养。正是因为孟母的三迁和管教,孟子才有了良好的生活环境。他要是自律的话,就应该出淤泥而不染,无论什么样的环境都能成才,但是事实证明当他家在赌场门口的时候他确实是学着人家赌钱的。他律给大学生划定了界限,由他人引导,约束,有一定的标准,易于控制,从而提升大学生的素养。当代大学生不是不想自律,而是发现大学环境纷繁复杂,很难控制自己做到自律。且自律界限因人而异,可波动性大,不能确保每个大学生素质的养成。因此,他律更重要。
第二,他律能够更有效的提升当代大学生的素养。为什么在76%的国民是华裔的新加坡,街道清洁干净,没有随地吐痰、乱扔烟头杂物等现象?不是因为他们自律的好,而是因为在新加坡,凡是在大街上做出这类事,都要受到十分严厉的处罚。只有严厉的处罚,才能真正警醒当代大学生,提升当代大学生的素养。而也正是在他律下,大学生意识到犯错的严重性,才能更好地做到自律,因此,他律更重要。
第三,他律能够更长期的提升当代大学生的素养。正如“从善如登,从恶如崩”,人做一件好事很简单,人做一生好事却很难。自律不能长期稳定的发挥效用,而他律的约束却是稳定,长期地对人发挥作用。浙江大学一位教授在浙江图书馆报告厅作的一场报告中指出,当代大学生极其缺乏毅力,自律可以做到一时,却很难持久坚持下去。正因如此,他律给予的客观、严格的约束和控制能够使当代大学生更长久的注意言行,提升素养,因此,他律更重要。
今天我们谈论的自律和他律,在面对中国大环境现状,面对当代大学生的现实情况下,他律能够更容易的、有效的、长期的提升当代大学生的素养。因此,我方坚定地认为,他律比自律更重要。